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结果公开
发文单位:百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文日期:2024年08月22日
标  题:关于对百色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45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发文字号:百发改复函〔2024〕24号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2日

关于对百色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45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2024-08-22 18:00     来源:百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市委组织部:

现将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45号提案提出的“关于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助力百色市乡村振兴的提案”办理(落实)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提案者:

一、关于人才“难招”的问题

百色市农村地区的相对落后和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制约人才引进的重要因素。为此,发改部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组织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农村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截至2024年7月,百色市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共68个,其中:农村中小型生产生活基础设施37个、农村中小型交通基础设施17个、农村中小型水利基础设施14个,均由乡村振兴部门统筹推进实施。68个项目总投资7535万元,其中: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105万元,其他资金429万元。积极争取中央衔接资金以工代赈项目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工代赈示范项目。2024年我市获得以工代赈项目(含示范项目)39个,项目总投资10462万元。其中,获得中央资金补助9399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113万元。

二、关于人才“难留”的问题

贯彻落实推进新型生态铝产业和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我市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强创新平台培育创建,实行“一企一策”切实解决重点企业重点难题,推动百色市壮大消费经济,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和留住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今年以来,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服务业新业态培育也有了明显成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企业营收增长42.8%。百色生态型铝集群、稀有金属产业集群列入广西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8家,125个园区在建项目加快建设。

三、关于基层人才发展受限的问题

针对基层人才面临的学习深造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单一、发展空间小等问题,我委积极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旨在为基层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一是推进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共有7家自治区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建成1个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即百色生态型铝产业公共实训基地;田东县、平果市2个县级公共实训基地正在建设中,为基层人才提供宝贵的实践和学习平台。二是发挥实训基地作用,创新“政企校”合作模式,为培养人才开拓新路子。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实训基地参与的原则,“企业+实训基地”为培养主体,培养和评价“双结合”,“企业导师+院校导师”为培训主教,实操和理论“双提升”的培养模式,联合广西强强碳素有限公司、广西银海铝业公司、百色浩海碳素等12家企业,共同培养1232名学徒,其中高级工130多人,培养岗位涵盖铝电解工、碳极生产工、铝及铝合金熔铸工等百色铝行业特有职业工种,为百色铝二次创业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技能人才探索出一条产教融合创新之路。三是建成东西部协作技能培训新基地,促进人才社会性流动。2021年10月,广东省“南粤家政”一体化实训中心,广东省校企合作与校校合作促进会、广州市校企创新发展研究院百色实训基地先后在百色生态型铝产业公共实训基地挂牌,这标志广东、百色两地东西部协作技能培训基地就此诞生。通过两地职业技能协作,引进粤港澳大湾区先进的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及模式,促进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同时,加强粤桂劳务输出精准对接,实现产业扶贫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的新模式,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稳岗就业的孵化基地。协作开展以来,18名学员顺利通过广东省南粤家政“家政服务高级经理人”培训,输送“百色家姐”到深圳就业29人,本地就业37人,有2名优秀学员接管右江区形象店开始属于个人的创业致富。此外,还培养了近300名高技能人才,推动提升百色市产业工人及农村劳动者技能,助推乡村振兴。

总之,发改部门将积极应对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人才问题,通过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优化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为百色市的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百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8月22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