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百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成文日期:2025年04月14日 |
标 题:百色市与深圳市对口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圳市与百色市对口合作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 |
发文字号:百发改开放〔2025〕1号 |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4日 |
各有关单位:
现将《深圳市与百色市对口合作2025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百色市与深圳市对口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百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代章)
2025年4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深圳市与百色市对口合作2025年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振兴〔2022〕766号)及《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与百色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23〕11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两省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结合深百对口合作工作实际,特制定《深圳市与百色市对口合作2025年工作要点》。
一、深化实施对口合作机制
(一)强化责任落实。充分发挥两市对口合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审议对口合作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要问题。各有关部门围绕《深圳市与百色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结合工作职能细化合作领域、重点项目、推进时序,精准务实研究推进合作事项。深圳市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百色市与深圳市对口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百色市发展改革委)强化统筹协调,及时跟进工作进展,定期总结通报各单位对口合作的经验做法和阶段性成效。〔责任单位: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百色市发展改革委〕
(二)密切各级对接交流。加强两地党政领导交流互访,研商双方对口合作相关事宜,深化多层次宽领域合作,鼓励深圳市与百色市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完善常态化交流机制。〔责任单位: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百色市发展改革委〕
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三)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利用百色起义革命历史、老区精神和黄文秀优秀品质等红色教育资源等,支持深圳组织领导干部到百色开展红色教育。鼓励深圳企业参与百色起义纪念园景区提质升级,加强园区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增强景区影响力。共同打造黄文秀优秀品质教育基地和黄文秀优秀品质课程,为两地提供青年教育培训服务。〔责任单位:深圳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百色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百色起义纪念园管理中心〕
(四)开展文化旅游体育交流活动。加强活动交流,共同组织开展深圳改革开放精神及现代科技、百色红色文化及历史文化等研学活动。支持开展民族艺术、非遗文化等创作交流,共同谋划开发两地特色旅游产品。加强宣传互动,同步利用媒体资源和平台,宣传推介双方活动及文旅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责任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教育局;百色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教育局〕
(五)深化干部人才交流。加强两地党校、干部学院在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师资培养、师资共享等方面交流合作,支持举办“深百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组织两地专家人才互访研修,鼓励咨政部门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责任单位:深圳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委党校、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百色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团市委、百色干部学院〕
三、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
(六)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帮扶车间建设管理运营,持续做好深百协作地区“一县一企”就业基地用工监测,确保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开展“雨露计划”项目,针对“两后生”开展“订单式”精准就业培训。深入实施“为村共富乡村—粤桂数字农文旅计划”百色专项行动,培训乡村CEO,培育农村电商、乡土旅游、绿色康养等农村新业态。鼓励深圳企业参与开展农文旅产商融合项目。〔责任单位: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腾讯公司;百色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七)优化消费帮扶模式。支持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增共建深圳市“菜篮子”基地、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深圳农场。畅通产销对接机制,通过各类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方式推广销售百色特色产品,持续开展“百色百香”“百色芒果节”等各类特色展销活动,推动更多百色优质特色产品上架“圳帮扶”商城、消费帮扶中心,进入商超、机关、社区。打造典型示范,力争推动田阳乡村振兴众创产业园成为果蔬应用研发和食品深加工深百产业协作和劳务协作示范点。〔责任单位: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市总工会、海吉星消费帮扶中心、各区(新区)人民政府;百色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百色农林集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八)深化劳务协作对接机制。强化供需对接,加强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发布,持续开展“点对点”送工服务,举办各类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乡村工匠”为重点,结合“百色筑匠”“百色家姐”等区域特色劳务品牌,举办各类劳务技能培训班,提升百色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责任单位: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罗湖区、盐田区、龙岗区、光明区、坪山区人民政府;百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九)合作推进百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深圳国有企业、社会资本方参与开发运营百色城镇化建设和城市更新项目。支持深圳城规、建筑领域专家指导百色完善城市更新土地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优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责任单位:深圳市国资委、市住房建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百色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投资促进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局、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百色城投集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
(十)加强交通互联互通和物流贸易合作。共同争取“深圳(西丽)—珠海—南宁—百色—昆明”高速铁路列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国家铁路“十五五”发展规划》。保持百色—深圳直达动车班列、百色至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班轮航线稳定运营,支持深圳大型贸易客商与“百色一号”开展物流贸易合作,支持深圳港口物流企业赴百色开展港口建设、江海(铁海)联运等考察合作。〔责任单位: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口岸办;百色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百色工投集团、百色城投集团〕
(十一)推进数字化双向赋能。支持深圳数字企业参与数字百色重点项目,推动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百色打造“千兆城市”“光网城市”。持续深化与华为公司合作,做好百色市政务云运行保障,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引领带动百色市各领域数字化发展。〔责任单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百色市数据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
(十二)深化教育医疗康养合作。持续开展医疗、教育、科技等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合作。贯彻落实深百教育对口合作协议,加大对百色市教研工作帮扶力度,帮助培育一批骨干教研员。支持深圳大学指导百色学院特色学科建设和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支持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指导百色职业学院加强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等建设,支持南方科技大学与右江民族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与右江民族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合作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和科研合作。加强医疗领域合作,共建肿瘤、微创介入、麻醉疼痛、重症监护、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合力打造一批临床重点专科,建立深百专科联盟。强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鼓励有条件医院开通两地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机构数据统一和资源共享。〔责任单位:深圳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百色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百色职业学院〕
五、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绿色低碳发展
(十三)加强绿色低碳开发合作。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工作,支持深圳能源集团等企业在那坡、田林、隆林等县(市)先行先试,探索百色碳汇资源价值转化。鼓励深圳技术创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百色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攻关,推进“红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等课题联合研究,开展大宗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合作。〔责任单位: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创新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能源集团;百色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科技局、市林业局、各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十四)加强新能源开发合作。依托深圳新能源产业优势,支持百色重点布局光伏零部件生产等环节,进一步完善光伏产业链条。加快推动深圳新能源企业百色投资项目落地投产。〔责任单位:深圳市国资委、市发展改革委;百色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百色能源集团、各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六、共建产业合作平台载体
(十五)携手打造产业合作平台。发挥百色地缘资源优势和深圳科技创新优势,市场化合作推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百色片区建设,合力推进深百合作产业园、粤桂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设运营。强化产业链对接融合,推进矿产资源、建材家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合作。探索利用百色铝土矿含伴生稀散金属镓资源优势,依托深圳科技研发资源,助力百色金属镓化合物半导体加工产业发展。加强区域开放合作,支持深圳企业参与边境经济合作区、边境贸易产业园运营管理等,共同开拓东盟市场。〔责任单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创新局、市口岸办;百色市园区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百东新区(百色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十六)加强百色(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运营。围绕科技研发、成果孵化、人才招引、科技招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目标,利用深圳人才、创新、技术、市场等优势赋能创新中心,引导更多百色企业依托创新中心进行技术研发、中试转化、检测认证、运维服务、营销贸易等,实现市场化可持续发展。〔责任单位: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百色市园区办、百色工投集团〕
(十七)推进金融领域合作。支持深圳金融机构到百色设立分支机构,依托“桂惠贷”政策加强对深圳投资落户百色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鼓励两地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等投资百色新型生态铝、林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为百色清洁能源等企业上市提供咨询指导。〔责任单位:深圳市委金融办、深圳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国资委;百色市财政局、市国资委、中国人民银行百色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百色监管分局、市辖区金融机构、百色能源集团〕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